疫情三年以來,絕大部分行業都大受影響,其中對于高負債、高周轉的房地產業影響尤甚,昔日風光無比的龍頭房企被債權人申請破產,各種境內外債券違約已屢見不鮮,行業大佬也疾呼房地產進入“黑鐵時代”!然而隨著疫情政策的調整,經濟發展成為未來工作的重心,房地產在強政策環境中又迎來生機,可以預見,與之關聯緊密的家居行業也將快速回暖!
上游利好 下游復蘇
家居上游產業近期迎來多重利好
12月14日,《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下稱《綱要》)提出要促進居住消費健康發展。
12月15日,***副**劉鶴在第五輪中國-歐盟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活動上發表的致辭,則進一步帶來了回暖的信心,劉鶴強調,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正在考慮新的舉措努力改善行業的資產負債狀況。
12月15-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穩地產置于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任務之下,并提出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12月19日,中央財辦有關負責人在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當前經濟熱點問題作出深入解讀時,表示:“要著力改善預期,擴大有效需求,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比如,在住房消費等領域還存在一些妨礙消費需求釋放的限制性政策,這些消費潛力要予以釋放”。

(圖片來源:拍信創意,侵刪)
中央財辦有關負責同志還表示,房地產鏈條長、涉及面廣,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占GDP的比重為7%左右,加上建筑業則占到14%;土地出讓收入和房地產相關稅收占地方綜合財力接近一半,占城鎮居民家庭資產的6成,房地產貸款加上以房地產作押品的貸款,占全部貸款余額的39%,對于金融穩定具有重要影響,是外溢性較強、具有系統重要性的行業。
從政策導向再到權威數據,可以看出,房地產在當前發展階段的作用還沒有其他行業可以替代!
具體到實際舉措上,在最重要的銀行信貸方面,自“金融16條”發布以來,多家銀行為房地產企業提供大額授信。截至12月中旬,據不完全統計已披露具體授信金額的銀行公告發現,目前商業銀行給予房地產企業意向授信額度合計高達3.1萬億元。
萬科董事局**郁亮也難掩激動的表示:時隔20年房地產再成支柱行業。政策面都在逐步向好,而且政策面的向好的力度、廣度是超出了預期和想象。
至于不少人擔心的后續購買力問題,從過往經驗上來看,只要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未來預期,在配套以低利率的貸款優惠政策,就能夠保證剛需人群上車,改善人群置換的市場良性流動,長遠來看,中國房地產還是具備相當的增長潛力!
據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立項、建筑材料流通協會編制并發布的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顯示,2022年11月BHI為86.52,環比下跌11.60點,同比下跌52.98點。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11月銷售額為608.70億元,環比下跌26.22%,同比下跌52.58%。結合后疫情時代,人員、商品、物流將逐步恢復正常,此刻家居行業已是處于底部空間,市場即將觸底反彈!可以預見,2023將冬去春來,大家居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
相關資料來源:新華社中國房地產報建筑材料流通協會
(文章來源:家具主流,侵刪)